1、与世无争,归隐山林。
2、诗言志——“静”
3、 生命的美好都体现在那恬淡的生活中,人面对贪欲也便忽略了那份与世无争的心灵,难以体会那隐约的幸福!
4、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一共八句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5、师: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诗歌中的景物描绘出来。
6、比如像这样:刘若英把《后来》拍成电影,你怎么哭了?
7、山荒聊可田,钱铸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8、有些记忆被焚烧掉,有些记忆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如流水划过金色年代。
9、(聚焦高考)2021年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苏轼传》挖空练习
1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直接用了《诗经》成句即“用典”;“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化用《管子》的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韩诗外传》里的句子。
11、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耀下波光闪耀千万里,所有的江水都洒满了月光的句子是:,。
12、过渡语:诗言志,诗歌是诗人理想追求的寄托。王维在自己的诗里写道“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13、师:“人生如山似水。”山性深邃却明朗旷达,像极了仁者的不移;水性沉静却奔流向前,启迪了智者的不息。山使人淳厚,水使人灵秀。人,要既有山的风格,又有水的胸怀。仁智相辅,刚柔相济,才更为美妙。
14、(聚焦高考)2021年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王安中传》挖空练习
15、屏显:读书信——此中有真意。
16、生:我选第二幅图,有竹林,有浣衣女,叫“竹喧浣女图”。
17、 归隐山林欲窥月,无风无月也无你。 陪我共饮的是影子,杯中浮现的,却是你的样子。 最怕失而复得 得而复失 失失得得 终不是你。 其实我很容易满足,但你给的都是辜负。 余生
18、(4)咱班朗诵最好的同学是谁?请把你划分的节奏为大家读一遍。
19、10愿有生之年,还能与你重逢,你是我义无反顾撞过的南墙。
20、生:读到“竹喧归浣女”,我仿佛听到了洗完衣服的女子,欢声笑语的回家的声音。
1、生:我喜欢水的迂回渗透,水利万物而不争。
2、你是我最苦涩的等待,让我欢喜又害怕的未来。
3、从菊两开的“开”语义双关:①菊花开放;②诗人伤心落泪。
4、作者辛弃疾,通篇运用比兴手法,上阕借物起兴,词中以残春象征南宋国势日益衰微,表达了对南宋国运的担忧;下阕托古喻今,以陈皇后自喻,以玉环飞燕喻指当时的朝中奸臣,表达了自己不被朝廷重用报国无门的失意,并且告诫那些奸臣小人不要太得意忘形。
5、·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6、看惯了红尘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看惯了都市的繁华,也许我们都早已身心俱疲。也许我们都曾向往着陶渊明笔下的那片桃花源,渴望着终有一日能割舍下一切世俗的缠缚,返璞归真,远离这滚滚红尘,抵达那不染凡间烟火,没有世俗纷争的桃花源。拥有一座属于自己小小的庭院,修篱种菊,纵情山水,不再过问红尘俗世,所有的惊涛骇浪,世事如何地变化无常,都再与我们无关。但试想,即便有朝一日,我们亦能同古时的隐士高人一般,归隐山林,与世无争。但如若我们食着山肴野蔌,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却仍旧心系这烟火红尘,如若你的心静不下来,亦忘不了红尘里的恩怨是非,亦或是功名利禄,那即便身处桃花源,心灵亦是无法真正做到波澜不惊。又怎能做到身心舒畅愉悦?
7、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诗歌的节奏感、韵味感。
8、(环节反思)很多学生开始不理解“新雨”的意思,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通过搭建支架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将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搭建起桥梁,也指导学生在诗歌阅读中也可以通过猜想的方式帮助理解文意。
9、细节描写:①通讯员出了两个馒头,表现了通讯员对“我”的关心体现了善良的心地;②在枪口里插野菊花,表现了通讯员爱美热爱生活的情感。
10、草丛里的山菊花开得正艳,给厚厚的荒草增添了生气,山菊花,秋天山林的宠儿,黄的,粉的,吐露着芬芳,争奇斗艳。点缀了大山,渲染了心情。.
11、全诗基调“哀而不伤”统领全诗的意象是“月光”,由人生感叹转向游子思妇的一句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12、师:带着这样的心情,再看山中之景,实在是太美了。文中有两联是景物描写,试着找出来。
13、师: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14、铃儿响,祝福忙,圣诞树下许愿望;吉祥到,袜子装,好运连连美荡漾;炉火旺,歌声扬,祈祷平安齐欢畅
15、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16、(聚焦高考)2021年高考理解性默写专项训练+《《烛之武退秦师》挖空练习
17、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8、套曲,作者王实甫,选自《西厢记》,故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莺莺传》,题目是《长亭送别》,宫调名是“正宫”,其余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都是“曲调名”,元杂剧中女主角称“旦”,男主角称“生”。
19、本诗李白饯别其族叔李云时的即兴之作,名为饯别,却重在咏怀。对饯别情景,诗人仅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两句带过,而以大量笔墨抒写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其在现实的沉重压抑下心烦意乱、愁怀不解而想隐居江湖的意愿,其中虽然不无躲避现实的消极因素,但也表现出作者有志难伸、怀才不遇、不屈服于现实和命运、又不知路在何方的内心痛苦。
20、撷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1、师:这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陪我共饮的是影子,杯中浮现的,却是你的样子。
3、生:“春山”“春涧”是静态描写。
4、深山历来为修道者的所爱,因为山中就连四时也不于山外的相同,有安静的环境,又有简朴的生活必需品,如山泉、野蘑菇、山野菜、古刹遗迹也是山林里保存的最好。因此诗里最后也表示诗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山林,隐居起来的。这有他自身的原因,也有时代的印记。
5、师:有的同学是懵懂,你这已经是到了禅家“悟”的境界啊。(学生大笑)
6、语文是条最终流向生活海洋的河流,在那水草丰富沙鸥翔集的语文湿地中,必然有着动听的音乐,悠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口的美食,以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7、殇: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
8、我希望你的路途都繁花似锦,你依旧是那个十几岁快乐无比的你。
9、生: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经营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0、愿有生之年,还能与你重逢,你是我义无反顾撞过的南墙。
11、生:“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态描写。
12、诗歌是“来自灵魂的高歌,发自内心的低吟”,就让我们跟着诗词的指引,去遇见最美的诗和远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山居秋暝》。(板书:《山居秋暝》)
13、人生总会散场,只是后来,孤街没了浪人,深巷没了老猫。
14、孤舟一系的“系”语义双关:①船系不发;②心系故乡长安不忘。
15、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6、宝玉挨打的导火索:①与琪官交往;②与母婢金钏儿调笑酿成金钏儿跳井自杀;③其弟贾环从中有意拨弄是非。
17、6你总要一个人挺过所有的难。
18、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19、秋天像一个能干的妈妈,来到了果园里。你看,苹果宝宝个个笑红了脸,橘子娃娃挂在枝头摇头晃脑,柿子妹妹挂起盏盏小灯笼,石榴弟弟咧着小嘴偷偷笑。
20、·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mó)诘(jié),号摩诘居士。
1、北方的暮色来的很晚,足够路人途径每一场黄昏。
2、一起来看一下第一首诗,山居秋暝。王维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了,关于作者你都知道什么?
3、“竹林”“浣女”“莲花”“渔舟”
4、本诗通过对送别场景和征夫经历的记叙,谴责了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揭露了这一政策对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反映了社会反常心理:“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5、乐府民歌,选自《乐府诗集》,本篇记叙了妇人思念远出不归的丈夫,细致地描述了妇人苦楚的心情和迫切的盼望。“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开篇起兴。